民国老课本,百年后见纯真

_MG_5648_meitu_1

采/文:李佳  图:读库提供

         2011年,《读库》再版了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共和国教科书》。这套教材,曾创造了中国百年历史上教科书的出版神话七八千万册。而这之后,一股民国老课本热开始席卷全国。一个粗略的统计是,市面上已经有30多种民国老课本面市。

      《读库》主编“老六”张立宪,也是《共和国教科书》再版推出人。他在2009年的夏天,看到《读库》当时做的一期“老课本”专题稿件之后,非常震撼。他提到有一课:

      “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

         老六说:“像这一课,让我内心非常震撼,其实文字很简单,一年级的小学生就能读下来,但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美感和力度,可能会超过万语千言。当时就是这一篇文章,让我一下子有了感触:我们的母语曾经用这种的方式出现过,存在过。”

      “当时看到这些老课本,就像是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老六说,“编辑老课本的,都是当时纵贯旧学和新学的文化精英,你可以从中看出,他们的心气儿特别高。那是后来中文很少有的一种气象,一种很敞亮的,兼容并包的气质。”

     《读库1001》的“老课本”专题中,作者邓康延先生抒发了自己关于老课本的感受:

     “民国年间,兵荒马乱,但教育未废止。上有信念,下有常识,小学课本则集二者于一身。

         民国小学老课本,是吾国吾民推翻数千年帝制后自然生长的童年,于沧桑百年后愈见纯真。

        老课本的编纂是民间的,……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产生敏感。洞彻人心者,人心生光明。“

    民国课本02_meitu_6     民国课本03_meitu_7

 王星,无锡人,曾任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语文教师7年,目前供职于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专注于收集、研究清末民国教科书。

         无锡的王星老师,他的本职是教育局的官员,也是一名老课本的研究者。2013年他和读库再次合作,由他负责从民国老课本中选择内容,《读库》编辑加工而成的《日课2014》日历本,短短十天里首印一万套销售一空。这似乎表明民国老课本热潮至今仍在继续。以下是他本人接受《菁kids》采访的实录:

您最早是怎么想到和读库合作的?《日课》和之前的那套《共和国教科书》有什么区别?看到您之前在别的访谈中好像提到过您不太赞成直接翻印民国老课本?是怎么考虑的呢?

         所谓合作是和老六认识之后的一拍即合,这个项目前后做了三年,我觉得我们双方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项目来做,只是尽可能把对清末民国老课本的认识归纳到一起,把大家认为比较好的东西提取出来。

         从最终的产品看,《日课》和《共和国教科书》完全不同,《共和国教科书》是一套完整的民国课本的影印本,它反映了一套教科书的全貌,在我看来,它是书籍产品,可阅读可研究但不能使用。《日课》呢是笔记本,是无数种教科书片段连缀而成,但是它不能够被看做是一种书籍,他更大的特点在于实用。

         我个人支持从保护角度对珍稀版本的教科书进行直接翻印,当然这项工作应该由国家相关部门来完成,因为这个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而目前社会上多数的直接翻印,是为了迎合社会人群的好奇心或者逆反心理,利用人们对当下教育的不满,提供一个特殊的东西,其实直接翻印过来的书籍并不合用于当下,毕竟清末民国的东西离我们太遥远,时代不同,见识变化,教科书怎么能够不变呢?

 

作为一名在一线的老师,您对现在的语文教育有什么看法?

         我是语文教师,总结起来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当下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考试形式,虽然我是高中语文教师,但是我儿子在读小学,我发现我很不赞同小学死记死背的教学方式,但是考试有用。当下学段制的教育,使得我们的母语教育以六年级、初三、高三三个节点的考试为目标进行语文教育,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所谓的教材问题,其背后都是这个因素在起作用,说到底,考试制度不改革,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回归到零。另外,我也不赞同起始阶段的拼音教育和小学阶段的外语教育,这对语文教育的实施都形成很大的冲击,不利于中国人母语的培养,没有了母语,一个民族就会淡化民族意识和特性,那么到最后,民族的特性就没有了。

 

听说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民国老课本,是因为什么契机?这是您现在对老课本研究较深入的原因吗?

         只是很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从而产生了兴趣。当时觉得图文并茂,比一般的书好玩儿,以后随着见识的增长才知道,这些都是研究的资料,应该加以保护整理。由于历史原因,战乱、文革、拆迁,使这些非常常见的东西变成了珍稀之物,对于教育来说,这些课本逐渐成为教育史研究的基础材料,必须保护。

         后来成为语文教师之后,随着自己学识的增长,我发现我自己对语文教育史了解太少,特别是教材教法方面,深入去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从清末以来,我们曾经拥有过很多种语文书。

         目前做的工作主要是基于传承和保护,一方面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还有更多的教科书,不要局限在目前所见到的那几种里;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曾经拥有的生活;第三方面就是对比启发,在这个基础上鼓励人们去创新。

 

您自己的孩子多大?他从小都在看哪些书?

         我孩子今年八岁,上三年级。他读的书,不少是学校推荐购买,他所在的学校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另外一部分是它自己在书店挑选的。每年我们会带他去书店,让他自己随意购买几本书。应该说我和我妻子从来不规定他看哪些书,看多少书,带着任务去读书,就不是纯粹的读书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人际交往空间,需要尊重他的生活,所以学校推荐的和他自己喜欢的,就尽量满足。我对他的希望是,读多少书都不重要,关键是要能够判断读过的书哪本好哪本不适合自己。家里书很多,儿子自己就有一个独立的书橱,即便这样,从我的感觉来说,书还是不够他读。当然,儿子偶尔也翻阅一些老课本的书籍,但是实物他很少触碰,一方是不卫生,第二是他很自觉,他知道有些书并不适合他。

 

您有没有听过或者收到过真正使用、阅读过民国老课本或者《日课》的家长或孩子的反馈,或者故事?

      《日课》刚送到,我儿子就抢了好几套,1套用来读,另外几套藏床底下,好说歹说才拿出来。1月1日才正式开始使用,我们家三口一人一套,每人都在坚持写日记。昨天回去得比较晚,我看了下儿子的,好像写到了1月4日,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反正以鼓励为主。身边一些朋友都在开始使用这些书,至于故事暂时没有接到反馈。

 

我们的读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孩子在国际学校学习的家长,他们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双语教育环境下,英语往往会变得强势,很多孩子不愿意用汉语或者学中文兴趣很少,您觉得民国老课本是不是一个能够让孩子领略中文阅读美的机会?您对这部分家长有什么要分享的吗?

         双语教育背景下,孩子们的兴趣来自于第一次的直观印象,就现行的语文教材而言,显然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民国老课本图文并茂,就培养阅读兴趣方面或许会有一些作用。作为家长,如果要选用一些清末民国的老课本作为孩子的读物,我这里只有一个建议,就是在孩子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通读和简化的工作,做好把关,毕竟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老课本离我们一百多年,不少东西还是需要成年人去掌控的。

本文原载于《菁kids》2014年3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