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文分级阅读

分级阅读_meitu_3

文:弋戈   图:Ken

弋戈:悦儿方塘国际书苑创始人。

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后到北京外语学院学习英语教育。1998年到2010 在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MSB任教,主讲英文和中文。后来建立悦儿方塘国际书苑作为教学实验的基地,自主编写中文教材,编写中文分级阅读材料,不断改进中文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好中文。

三步解读阅读材料的真品质

         从形象思维的角度来说,中国的象形文字区别于字母文字的特殊性,要求国际学校的孩子,在六岁之前必须开始识字和阶梯式的分级阅读。否则,一旦越过8岁这段大脑思维模式定型期,孩子将来就很难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把中文学好;同时身为家长,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永无可能把最好的给孩子,只能给ta适合的。

         当我们说分级阅读材料会在孩子学习中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一定要在前面加上“有品质的、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定。在我看来,不是所有号称自己是分级阅读材料的读本都对孩子有帮助,有的甚至有百害而无一利。我想这是常识,但鉴于当今社会偏重名头和形式,缺少真实和验证(当社会普遍接受分级阅读材料好处多的那一天到来时,人们更大的可能是一拥而上,不辨真伪),我必须在此郑重赘述这一常识。我个人认为,有品质的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分级阅读材料:

         首先,能帮助孩子体验到识字是有用的,其目的是为了阅读。哪怕我只有10个字的识字量,也能把这10个字读出一个故事来。最大限度地摒除了单纯识字的枯燥性。

         其次,从一开始就帮助孩子建立起独立阅读的从容习惯。从启蒙的10个字、20个字开始,我就能阅读了,阅读中文很容易,总有适合我水平的书等着我读。

         第三,让孩子通过付出,得到不断超越过去的成就感,看到自己一天天强大起来。看,我天天在进步,我越读越多,越多水平越高。自信来源于实力而非挥舞拳头高呼“我能”。

光破不立,解决不了问题

         在我眼中,很多书都有不合逻辑、不合事实和八卦满篇的硬伤。为什么翻译过来的文字读起来那么别扭,那么没有中文味呢?为什么给孩子用大量华丽空洞、言之无物的语言,甚至错乱的语法呢?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点醒了我,光破不立解决不了问题。是啊,我为什么不自己编呢?

        我们应该放下自己身段,放下满篇说教,放下主观臆断,首先像个仆人一样谦卑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再下笔。过去十几年,我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我知道什么样的语言在纯真至善的孩子那里是美的,我甚至熟悉每个年龄段用什么的话孩子才能懂;还有,我自己的中文、英文都是我最强的技能,最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可以心无旁骛地自由实践,孩子们可以直接检验我编出来的东西是否好用,不好就推倒重来……

        就这样,我每天都编写,然后运用,然后修改,几年下来,已经有十几大册的阅读材料压在书架上了。但这就像装修居室一样,是个遗憾工程,难以臻至完美。

        如果读者有兴趣,我也鼓励你为自己的孩子编书,只要用心做过就能知道这样的境界多么令人满足喜悦。

中文分级阅读教材编写的多维度标准:

1. 跟随“以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为中心”这一教育哲学:遵循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特定年龄只能探索和理解特定的事物,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和需求确定读本的内容范围。

2. 在选择内容上做到:来源于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由近及远,言之有物,尊重客观事实,杜绝虚幻、夸大和瞎编乱造。

3. 基调:优美、有趣,没有死亡,没有黑暗,没有丑陋。

4. 基本态度:以孩子(读者)为中心,不把孩子视为比成年人理智与情感要弱的群体,从而因此替孩子思考、总结或评判。编者只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尊重孩子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性、感性判断,提防成年人一不小心就掉进去的滔滔不绝的说教陷阱。

5. 在语言的使用上:用处在那个成长阶段的孩子完全能理解和吸收的语言;合乎最基本的逻辑和公理;简单、清晰、准确,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用两句话,尤其禁用冗赘、生涩、花哨、华丽、空洞的形容词。

6. 在编写技巧上:采用从易到难的递进式编写,不超出孩子在那个阶段的识字量,后一册以前一册为基础.

         关于中文分级阅读,大部分教育流派的理论都会告诉你这是儿童智能发育的必然需要或必经之路,但教育理论本身并不会教会一个家长或老师去理解它们自己。如何让孩子的阅读过程少一些畏缩、痛苦或挣扎,不需要催促、贿赂甚至强迫,变得独立而自然?

本文原载于《菁kids》2014年3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